100%国产,桐乡企业打破国外垄断

2024年06月15日 16:18:24桐乡企业浏览量:2次

徐胜杰(左二)团队。

在位于平湖的某氢能企业内,机器臂在半空中挥舞,将一个个巨大的玻璃纤维Ⅳ型压力气瓶搬运至指定位置。

“与传统金属容器钢瓶相比,我们的玻纤气瓶自重可以减少70%,储氢能力也大幅提升,是传统金属容器的2至3倍。”公司负责人介绍。

这项全球领先储运技术的基础原材料,全部来自桐乡的巨石集团。

氢能作为一种零碳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能源,也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驱动引擎,其产业链上下游任一细分行业,都将是千亿级别。

“这就是我们经过多年自主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为氢能源在未来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巨石集团研发中心副主任徐胜杰博士指着展厅内的一个白色圆柱体说,只见圆柱体的表面按照某种规律布满了道道纹路,整个圆柱体像极了一个被拉长放大的“毛线球”。

这上面的每一道纹路其实就是玻璃纤维,起到保护气瓶的作用。“1个长度11米左右的储氢瓶,就要用掉将近700公斤的玻璃纤维产品。100吨的玻璃纤维,可制成150个左右的大型储氢瓶。”徐胜杰介绍。

其实,关于储氢瓶材料的研发工作,徐胜杰团队从2017年就开始了。“氢能应用属于高端领域,还是得根据更高标准去优化调试。”他为记者举例,储氢瓶材料要求的玻纤拉伸强度要比普通产品高出50%以上,其使用寿命也要达到20年之久。这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

团队还不声不响干了一件大事——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浸润剂的100%原料国产化。浸润剂是什么?储氢瓶的外保护层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简单理解,浸润剂就是两种材料的粘合剂。但长期以来,该技术一直被国外所垄断,也就是俗称的“卡脖子”问题。

9个月时间,尝试了超300种配方,团队终于迎来了产品成型的成功时刻。“当看到一步步研发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的时候,是无比激动的,坚持原始创新,真的不容易。”

巨石浸润剂原料的自主研发,也打破了国内市场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国产自主化供应。

“桐乡罐”的研发量产,也让桐乡在氢能产业这块“必争之地”赢得了主动权和话语权。

“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大街上跑的氢能汽车都会有巨石产品的烙印。”徐胜杰信心满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