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国家的跨境消费偏好,分析跨境电商企业成功案例,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深度。“嘉善技师学院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王欣悦听得仔细,笔记满满当当。走出多媒体教室,她对全新起航的嘉善县跨境电商“人才共育基地”孵化班期待满满。
记者了解到,这个由嘉善技师学院与嘉善县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共同打造的“定制班”,首期主要面向嘉善技师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五年制高级工班)三年级学生,共开设2个班级、招收64名学生。接下去,他们将在孵化班学习三年,直至毕业。
课程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基础教学环节,由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委派专职老师前往学校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跨境电商运营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结合模式,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和主流平台的基本操作;实训环节,学生将进入学校实训基地——跨境电商“企业微工坊”,由企业导师带领,分组开展实战教学;创业辅导环节,由企业导师“一对一”带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辅导。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代同频、与产业共振。”嘉善技师学院副校长戴跃江介绍,进入嘉善县跨境电商“人才共育基地”孵化班学习的学生将直接参与企业的跨境店铺运营,从选品、运营、推广到海外仓调度,一步步触摸真实的跨境贸易流程。
学校还从万盛电器、亿米照明、悦趣科技等8家嘉善跨境电商企业中,选聘8名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孵化班的企业导师。今后,他们将带领学生团队,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环节,包括解读亚马逊、阿里国际站等平台规则,讲授海外市场选品、店铺运营、客户沟通技巧等实战案例,进一步提升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作为跨境出海企业代表,浙江亿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跨境电商已有7年,也曾面临人才短缺问题。”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速度堪比翻书,去年还吃香的技能今年可能就过时了。”公司总经理杨磊认为,这样的孵化班很接地气。在她的规划中,由她带培的学生,不仅要熟练运用数据工具预判市场趋势,更要具备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比如,遇到海外客户投诉时,该如何快速响应;遇到物流受阻时,怎样灵活调整发货。市场需要的不是只会按流程操作的‘执行者’,而是能根据市场变化主动出击的‘操盘手’。"
“参与真实订单处理,让课堂与市场零距离对接,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首期孵化学生崔雨慧期待,未来她能通过跨境平台,把产品卖向全球,且能熟练处理国际物流和支付,实现“毕业即上岗”,让创业就业无忧。
去年12月,县商务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三部门便联合出台《嘉善县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致力于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研发、创新创业支持等多元化举措,培育一批在国际贸易、电商运营、跨境支付等领域具备扎实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期间,三部门联合走访了全县3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梳理出16项核心岗位技能需求,搭建“企业需求库”,提升校企合作精准度。
下一步,相关部门计划将孵化班模式向县域职业院校推广,同时推动“企业微工坊”扩容,引入更多县域特色产业带资源,让学生能接触到家具、电子消费品、汽配等嘉善优势产品的跨境运营。此外,还将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创业扶持贷”,为优秀毕业生的跨境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真正形成“培育—就业—创业”的全链条人才服务生态。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浙江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zj.touzi888.net/park/view.html?id=4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