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聚焦服务企业工作主线,紧跟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工作契机,以“三优先”为工作抓手,全面加大法律问需力度、攻坚涉企法治改革、创新高效解纷路径,助力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一是需求优先,靠前织密护企“一张网”。强化合法性审查作用发挥,全面审查《投资项目投资控制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市垃圾处理PPP等重点投资项目合同19件,助力招商引资政策、项目法治保障和风险管控。持续开展“法治护航大走访”行动,组建骨干律师、公证员成立“国贸改革法律服务团”,深入陆港集团等企业和跨境电商、物流园区,“一企一策”排查贸易合同漏洞、跨境支付纠纷等法律风险,有效对接企业法律需求3500个,“法治体检”惠及企业8000余家。
二是改革优先,激活服务惠企“一池水”。推进涉外法治改革,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揭牌成立“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义乌)”,筹备建立义乌国际贸易法务集聚区,打造“一站式”跨境电商法律服务平台。开展“法商同行·法治护企开门红”等活动,依托“千律联万商”律所+市场网格服务机制,一对一走访市场经营户2万人次以上。发挥金融商务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合规讲师团等作用,为企业开展品牌出海合规讲堂、沙龙讲座等45场次,惠及企业302余家。优化公证、仲裁涉企服务流程,拓展金融赋强领域公证82件,超往年全年赋强公证总数645%,助力保障资金融通2259万元。
三是破题优先,下好助企纾困“一盘棋”。开展全省商事调解改革试点,完善与宁波海事法院诉调衔接,创新“以外调外”跨境解纷模式,组建外籍调解员智库,累计化解涉外商事纠纷1430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7亿元。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组织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助企开门红“预约式”指导服务,核查疑似“小过重罚”执法案件线索,倒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探索劳动争议领域普惠性代理、快递等新业态领域法律援助服务,推出5项法律援助服务清单,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195件,挽回经济损失633.72万元。开辟行政复议涉企办案绿色通道,实行每案必听证、必调解审理方式,今年以来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282件,调解成功113件,有效减少涉案市场主体诉累。
更多相关政策请关注:浙江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http://zj.touzi888.net/park/view.html?id=5009
来源:浙江招商投资网
展开